文章作者:Jenny
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现有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.6亿,而造成的死亡占到了所有人口死亡的85%左右。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致命因素。
消化系统疾病在慢性病中位居前列。据2015年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》显示,癌症死亡率前五位除了排名第一的肺癌之外,剩下分别是肝癌、胃癌、食道癌、结直肠癌,而肝、胃、食道、结直肠都属于消化系统器官。
消化系统是与食物直接接触的人体第一个系统,是连接机体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桥梁,肠胃是消化系统最重要的器官,倘若消化系统功能下降,肠胃问题是核心。
一、肠胃不健康症状及疾病类型
肠胃包括胃和小肠、大肠部分,其功能有消化、吸收和代谢作用。随着人们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、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生活方式的紊乱,使得肠胃处于不健康状态,从而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下降。
肠胃不健康常见症状:消化不良、腹痛、腹胀、腹泻、便秘、便溏、便血,其他症状有恶心、呕吐、反酸、食欲不振、乏力。
肠胃不健康会逐渐引起体态变化,如肥胖、消瘦,同时会引起肠胃疾病,引起胃疾病有:急性胃炎、慢性胃炎、胃下垂、胃动力障碍性性疾病、胃良性肿瘤等,肠道疾病有:十二指肠炎、急性肠炎、真菌性肠炎等。
二、引起肠胃疾病的原因
(一)不健康的生活方式
1.不良的饮食习惯:暴饮暴食、进食过快、三餐不守时(尤其是早餐没有按时吃,胃酸和胃蛋白酶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,对胃黏膜造成损害,同时会分解内脏器官的蛋白质为身体提供能量,久而久之,就容易引起肠胃疾病,而且还会引起其他器官的疾病)、经常吃夜宵等,都会加大对肠胃的压力,造成肠胃疾病。
2.饮食结构不合理:人体的健康需要七大营养素有水、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、碳水化合物、纤维素、脂类、膳食纤维。如饮食中脂肪过多,超过了肠胃的消化能力,就会造成消化不良,还会引起肥胖等症状。如饮食中膳食纤维不足,肠胃蠕动不足,会造成便秘的情况。
3.作息不规律:长期熬夜,昼夜颠倒,不仅会造成肠胃疾病,还会造成免疫力低下、内分泌紊乱、心血管疾病等。
4.静坐少动:静坐少动会造成胃肠道蠕动能力下降,消化液的分泌降低,影响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。
5.其他因素:酗烟酗酒、过量引用咖啡、可乐等。
(二)气血不足
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,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。气包含肾中的精气、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空气几部分结合而成。精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,精来源于水谷的精微化生及充养。
气血不足,五脏六腑则无法正常运行。肠胃若气血不足,则出现面色萎黄、四肢倦怠、腹胀、便血、便秘、腹泻等症状。
(三)精神压力大、情绪不稳定
形形色色的应激反应不但使易患个体发生功能失调或疾病,也使个体伴发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,强烈不良情绪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身心疾病发生率的增加。据研究显示,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,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低于正常人,说明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幸福感较低,长期处于不良精神状态中,患者容易出现焦虑不安,身体免疫力下降,易发生感染,加重病情,病情的加重反过来又增加患者精神负担,导致疾病的恶性循环。
四、瑜伽与肠胃健康
肠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,因此,预防和改善消化系统疾病首先从保养和调理肠胃开始。瑜伽的练习可以帮您改善肠胃健康:
(一)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
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总结,人们的健康有60%来源于生活方式,其他包含有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等。而瑜伽的规律练习从改善行为方式开始,提升觉知力,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健康的饮食习惯、作息习惯、锻炼习惯等。
(二)改善气血不足,滋养肠胃
瑜伽的呼吸控制法可以提升呼吸系统的功能,改善“气”的状况,气为血之帅,“血不独生,赖气以生”,气能生血、气能行血、气能摄血,气充则血旺。同时,血能养气,血能载气。当气血充足之后,肠胃功能自然得以提升,同时也可改善其他器官。
(三)释放压力,稳定情绪
古人认为,胃是接纳食物的,所谓“胃为水谷之海”,而七情是引起胃肠疾病的主要因素。据研究发现,当人处于气愤、恐惧、激动、焦虑等情绪可使胃液的分泌量增加,酸度增高;而抑郁、悲伤、失望等情绪,则使胃液的分泌量减少,酸度下降,胃的运动缓慢。
瑜伽的呼吸控制法、感官收摄法、冥想练习会直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,疏导压力和情绪,从而提升消化系统的功能。
鉴于以上情况,推荐参加《凌子瑜伽·清体养生》肠胃专项调理课程。
《清体养生》连续五天,晚上7:00--8:30,开始接受预约报名。
2018年10月17日--10月22日
2018年10月31日--11月4日
2018年11月14日--11月18日
2018年11月21日--11月25日
【主讲老师】Jenny
【授课地点】江西理工大学瑜伽馆
【课程费用】1360元/人
【详情热线】
180 7914 9322(乐乐老师)
181 6604 1959(Jenny老师)